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分分彩传统的技巧 > 新闻动态 > 诗经·小雅 —— 信南山
诗经·小雅 —— 信南山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7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图片

图片

诗经·小雅

- 信南山 -

《小雅·信南山》

信彼南山,維禹甸之。

畇畇原隰,曾孫田之。

我疆我理,南東其畝。

上天同雲,雨雪雰雰。

益之以霢霂,既優既渥。

既霑既足,生我百谷。

疆埸翼翼,黍稷彧彧。

曾孫之穡,以為酒食。

畀我屍賓,壽考萬年。

中田有廬,疆埸有瓜,

是剝是菹,獻之皇祖。

曾孫壽考,受天之祜。

祭以清酒,從以騂牡,

享於祖考。執其鸞刀,

以啓其毛,取其血膋。

是烝是享,苾苾芬芬。

祀事孔明,先祖是皇。

報以介福,萬壽無疆!

图片

《信南山》与《楚茨》略同,都是描述祭祖的过程,两者可互为补充。

「信彼南山,维禹甸之。

畇畇原隰,曾孙田之。

我疆我理,南东其亩。」

“信”,是“伸”字的假借,要读作[shēn],为舒展的意思。

“南山”,即关中平原南面的终南山。

“维”,是语气助词。

“禹”,即夏禹。这是在《诗经》中第一次出现“禹”的名字。青铜器中最早出现“禹”的名字,是在《豳公盨》。在古人的记忆中,最早的帝王就是夏禹,而炎帝、黄帝是到战国时代才在文人作品中出现的传说中人物。

“甸”,是动词治理。

“畇畇[yún]”,是形容田地平坦整齐。

“原”是指高而平坦、广阔的原野。“隰”,是指低洼的湿地。“原隰”,是涵盖全部的田地。

“曾孙”,在周人的宗庙祭祀系统中,是以古公亶父为太王,周成王是其曾孙。但在诗中是后世周王对祖先神的自称。

“田之”,即耕田。

“疆”,本义是指田地之间的边界。

“理”,是指田地之间依据地形的纹理,以及沟渠。

“南东”,是泛指东南西北。

“亩”,是指田地。

诗的第一章是说:

那绵延的终南山,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。

那平坦而又整齐的田地,子孙们在此耕种着。

划定田地之间的疆界,分别田地之间的阡陌,确定土地的四至范围。

「上天同云,雨雪雰雰。

益之以霡霂,既优既渥。

既霑既足,生我百谷。」

“上天”,《尔雅·释天》解释:“冬为上天”。“上天同云”,即天和云一色,这是形容阴云密布。

“雰[fēn]”,是“氛”字的假借,指云气。

“益”,是增益。

“霢霂[mài mù]”,是指细雨蒙蒙。

“渥[wò]”,是沾湿、湿润。“优渥”,是指雨水充沛。

“霑[zhān]”,与“沾”同义,即沾湿。

“足”,是“浞[zhuó]”字的假借,与“濡[rú]”同义,为沾湿、淋湿的意思。

诗的第二章是说:

冬日的天空,阴云密布、雨雪纷纷,天地之间浑然一色。

再加上细雨蒙蒙,使得雨水很充足。

被雨雪沾湿的土地,足以能使百谷茁壮生长。

「疆埸翼翼,黍稷彧彧。

曾孙之穑,以为酒食。

畀我尸宾,寿考万年。」

“埸[yì]”,本义也是田界、疆界的意思,但是指大田中的小田埂。大界为“疆”,小界为“埸”。

“翼翼”,是形容整齐。

“黍”和“稷”,都是一年生禾本科的黍属植物,粳者为“稷”,糯者为“黍”。(详见《豳风·七月》,点击转跳)

“彧彧[yù]”,即“郁郁”,是形容生长茂盛。

“穑[sè]”,是谷类植物的穗,引申为收割庄稼。

“畀[bì]”,是动词给。

“尸”,本义是指祭祀时,是由死者的孙子坐在神主的位置上来象征祖父的神灵接受祭祀。(详见《楚茨》,点击转跳)

“寿考”,“寿”是长寿,“考”是“老”字的转注。

诗的第三章是说:

田地之间大大小小的疆界整整齐齐,种下的黍稷生长茂盛。

子孙收割下来的谷穗,可以做饭、可以酿酒。

祈求赐给我子孙和宾客,健康长寿。

「中田有庐,疆埸有瓜,

是剥是菹,献之皇祖。

曾孙寿考,受天之祜。」

“中田”,即田中。

“庐”,是在田头搭建的简易草庐,看守瓜果用。

“剥”,是削去瓜皮或果壳 。

“菹[zū]”,本义是腌制咸菜或酸菜。

“皇祖”,是对祖先的美称。

“祜[hù]”,即福。

诗的第四章是说:

田中有看守瓜果用的简易草庐,大大小小的田埂上种着瓜。

削去瓜皮、腌成酸菜,可用作献给先祖的祭品。

子孙的健康长寿,全靠上天的赐福。

「祭以清酒,从以骍牡,享于祖考。

执其鸾刀,以启其毛,取其血䒿。」

“清酒”,是将米酒沉淀、过滤后,清澈透明的液体。但“清酒”还有一个含义,即“玄酒”,就是在祭祀中当酒用的清水。

“从”,是接着。

“骍[xīng]”,是赤色的牛马;“牡”,是雄性的牛马。

“祖”,是指死去的祖父;“考”,是指死去的父亲。

“鸾刀”,是一种环首系有鸾铃的刀,专用于在祭祀的现场分割牺牲用。

“启”,是分开牺牲的皮毛和肉。这是为了向祖先表示这是纯色的牺牲。

“䒿[liáo]”,也写作“膫”,是牲畜肠子上的膏脂。

“取其血”,是为了向祖先表示这是新杀的;“取其䒿”,是为了用它放在艾蒿上焚烧,使油脂的香气能上升至天,让祖先能闻到。

诗的第五章是说:

请祖先来享受祭祀,先要献上清酒,接着献上赤色的公牛。

子孙要用鸾铃刀,亲手分开牺牲的皮毛和肉,取其鲜血和膏脂。

「是烝是享,苾苾芬芬,祀事孔明。

先祖是皇,报以介福,万寿无疆!」

“烝”,《礼记·祭统》解释:“冬祭曰烝”。《尔雅·释诂》解释“烝”为进、进献。

“享”,本义也是进献。

“苾[bì]”,是芳香。“苾芬”,即馨香。

“祀事”,即祭祀中所有的事项。

“皇”,是“往”字的假借。“先祖是皇”,即先祖前往、前来。

“孔明”,即很周全、很完备了。

“介福”,即大福。

诗的第六章是说:

再接着要进献馨香的黍稷。这样祭祀中所有的事项就都完备了。

先祖的神灵都已经来到了,保佑我有大福,赐我万寿无疆!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END

文章 | 青枫爷爷

排版 | 陨     桃

图 | 资料图

音乐| 张渠《白纻》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072期大飞双色球预测奖号:小复式推荐

下一篇:没有了